今昔 台北城

2010100911:40





剝皮寮

依據維基百科:

剝皮寮、因清朝時期福州商船運進當建材的杉木

在此剝去樹皮而得名。

是現在鄰近康定路、廣州街交會口一帶的路段。

因為,該長約數百公尺的街道於1945年之後,

列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預定地且不能增建改建,

因此混合著閩南式及西洋巴洛克式的獨特建築意外被完整保留。

臺北市政府教育局於

20038月成立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,對於剝皮寮古蹟保存再利用。

2004,該街東段部分整修成歷史街道區,

2009,緊鄰該國小的西段部分,則完成修復。

 

街區這些場景幾乎是小時候、依稀彷彿的印象。

記憶較深的是叫賣胭脂水粉、雜細的賣貨郎;

一部腳踏車,載著裝雜貨的木箱,

在鄉下,是當時家庭主婦的補給站,舉凡針線、鈕扣、粉餅、口紅.....

像是一個移動的微縮百貨店,以搖鈴鼓來吆喝來通報。

老相館、雜貨店、理髮店、書店、旅社、電影院......

在此好像是時光機,很容易便陷進去裡面打轉。

因人而異,因為時、地的不同,就有不一樣的情愫。

遊剝皮寮,不同年代的人,更是不一樣的感觸。

 

還沒去的朋友,我們一起走走吧!